公主庄园文学>仙侠修真>水浒逐鹿传 > 第四百五十五章 西军(求订阅!)
    进而就导致了,西军有点听调但不听宣的意思。

    对于这种事,哪个皇帝都是难以忍受的。

    可宋朝偏偏还得用西军防御西夏,而且还得用西军到处灭火。

    所以,西军和宋朝朝廷的这种关系,就慢慢的延续了下来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关系虽然能延续,但并不代表皇帝不想解决。

    恰巧赶上童贯抽调了一半西军去剿田虎、王庆、方腊,又赶上这半支西军的统帅刘延庆是西军之中少有的“叛徒”,愿意听从赵佶和童贯的摆布。

    于是,这部分西军被赵佶重新命名胜捷军。

    胜捷军在名义上还是属于西军统帅部节制,朝廷并没有明文规定把胜捷军从西军的建制中分割开来。

    但胜捷军已另行取得“胜捷军”的番号。

    而且,与西军不同的是,胜捷军的给养和军饷全都由枢密院直接拨发,在待遇上比西军本部的各军都要优厚得多。

    而胜捷军的统领是刘延庆的长子刘光国、辛兴宗的兄弟辛永宗、王禀等童贯的绝对亲信。

    另外,胜捷军再也没有回到西北,而是直接开赴到淮宁府休整。

    总之,朝廷将胜捷军和西军彻底隔绝开了,西军大众也不愿承认那些原本属于环庆军和延军的西军还是西军。

    朝廷明令,胜捷军也要随大军北伐。

    考虑到胜捷军原来是刘延庆麾下的部队,种师道便命刘延庆的二儿子刘光世带着军令前往淮宁府,督促这支军队作为第一拨也就是前军,首先开赴前线,不得有误。

    又考虑到胜捷军的战斗力较差、纪律松弛,种师道并没有将选锋军(先锋)的重任相畀,而把它交给了西军的著名勇将杨可世,让杨可世率领全军精锐的泾原路主力一万五千人作为选锋军,火速出发。

    朝廷历次下达的动员令中,根据赵佶的指示,都有“与河北军易防,全师以出”一句话。

    但河北军其实早已经名存实亡,并无多少军队可以开来易防,来了的也都不中用。

    因此,西军要是真的“全师以出”,那可就是把国防当做儿戏了。

    而且,宋国还要将李衍锁在云地,仅靠调来的那点早已经不会打仗了的河北禁军,怎么可能做到?

    所以,种师道毅然作出决定,让熙河路经略使姚古统率各军区酌留的部队共三万人留守,全面负责西北的防务,同时也给西军留下点种子,毕竟,这是国战,谁又敢保证他们这些出征之人一定还能回来?

    姚古本来就懒着出动,又不愿意受种师道节制,这一决定,完全符合他的心愿。

    倒是姚古的儿子姚平仲一向以勇锐自任,坚决要求去前线作战。